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春景如畫 候鳥翩躚

——紅嘴鷗“見証”黃河濕地生態環境變遷記

2025年03月12日09:11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春景如畫 候鳥翩躚

春風送暖,萬物復蘇,陝西黃河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大荔段迎來大批北歸候鳥。

碧波蕩漾,鳥鳴啾啾。蒼鷺、灰鶴等鳥類或悠閑覓食、嬉戲追逐,或掠過水面,激起層層漣漪。

“快看,那片水域有一大群紅嘴鷗。”2月25日上午,在黃河灘邊,大荔縣攝影愛好者高國哲舉著望遠鏡,看著遠處的鳥群說,“天氣轉暖后,候鳥紛紛‘返鄉’。”

隨后,高國哲穩穩地架起相機,調試對焦,用鏡頭記錄下紅嘴鷗愜意游弋的畫面。

高國哲與這片黃河濕地結緣已有10年。每年候鳥遷徙的季節,是他最忙碌、最興奮的時候。“近年來,黃河濕地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棲息繁衍。”高國哲說。

談起鳥兒,高國哲如數家珍:“這些年,我用鏡頭記錄了出現在黃河濕地的各種鳥類,並將這些照片集納成圖冊《濕地“小精靈”》,以反映黃河濕地的生態變化。”

高國哲介紹,《濕地“小精靈”》從50多萬張圖片中精選出638張,涵蓋大荔縣境內有記錄的238種鳥類,包括大鴇、黑鸛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

陝西黃河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是鳥類遷徙的中轉驛站,南北長150公裡,東西寬大多在4公裡以上,總面積近4.6萬公頃。

近年來,陝西不斷加大濕地保護力度,黃河濕地生態環境日益向好,成了鳥類的天堂。其中,分布廣泛、數量龐大的鷗科鳥類——紅嘴鷗,成為這一變化的“見証者”。

濕地恢復生機,鳥兒飛回這裡,保護也在跟進。“我們多措並舉加大濕地及野生鳥類保護力度,加密巡查巡護頻次,加強候鳥遷徙信息監測﹔加大對破壞鳥類棲息地、亂捕濫獵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為遠方‘來客’營造安全的棲息環境。”大荔縣濕地保護中心業務股股長黨大朋說。

大荔縣積極推進全域生態修復,通過濕地大清查、禁牧、禁獵等舉措,不斷強化濕地修復與保護。

“看到這裡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候鳥的安全有了充分保障,我由衷感到自豪。”黨大朋說。

陝西不斷健全完善濕地保護體制機制,堅持依法保護,出台了黃河流域9省(區)第一部保護重要支流的省級地方性法規《渭河保護條例》,修訂完成《陝西省濕地保護條例》,推動濕地保護管理系統化、制度化、規范化。

2024年,陝西下達省級濕地保護修復專項資金1.15億元,實施濕地保護項目45個,恢復退化濕地2萬畝,保護濕地10萬畝,將187萬畝濕地納入生態保護紅線范圍。

與此同時,陝西多部門聯動開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和“清風行動”,持續推進湖泊濕地修復和候鳥資源保護。

黃河濕地,候鳥翩躚。從黃河流域生態治理到生物多樣性保護,陝西繪就了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記者 陳宏江)

(責編:賈凱璐、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