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者在能源轉型與共同富裕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25年01月16日09:54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能源轉型驅動共同富裕的機理分析
消除貧困、推行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和減少不平等均是聯合國旨在2030年實現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記者了解到,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下,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李聰教授團隊、香港城市大學張林教授團隊、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鄭華研究員以及海外合作者針對能源轉型的收入分配效應開展研究,研究成果表明,政策制定者可以將“能源-貧困-不平等”的耦合關系納入決策,協同推進多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加快實現雙碳目標和促進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啟示。
該研究從能源轉型驅動的家庭收入分配狀態變動機制切入,提出了驅動包容性增長的能源路徑,驗証了“能源-貧困-不平等”多目標協同推進的可行方案。
研究構建了“能源-貧困-不平等”多重可持續發展目標協同的理論框架。將清潔能源轉型、人力資本積累、勞動力供給和收入分配等納入到統一框架下進行系統分析,揭示了能源轉型驅動共同富裕的路徑機理與邊界條件,為推進能源公正轉型提供了理論支撐。
具體研究成果如下:
推廣清潔能源對於改善收入分配具有巨大潛力,有助於促進家庭收入增長和減少不平等。對於低收入群體來說,使用清潔能源帶來的增收效應更大,推廣清潔能源能夠促進家庭收入向上流動,抑制家庭收入向下流動,從而優化收入分配格局。清潔能源的收入分配效應主要由人力資本提升和勞動供給改善驅動(圖)。使用清潔能源可以降低肺病發病率,減少患慢性疾病的數量,提高健康水平,節約家庭醫療費用開支。此外,使用清潔能源可以節省燃料收集時間和烹飪時間,從而降低家務時長和增加勞動供給,提高工資收入。清潔能源轉型具有良好的經濟可行性。在推廣清潔能源過程中,不同的能源轉型路徑會帶來不同的公共和家庭成本,但推廣清潔能源的總收益大於總成本。
(責編:魏鑫、鄧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