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老年群體更好融入智能時代,是一個刻不容緩的民生問題——
點亮“銀發”數字生活
11月13日,在西安曲江京東MALL,顧客在選購電子產品。
移動支付、掃碼點餐、在線挂號、網絡約車……隨著互聯網及數字技術的普及,從生活繳費、看病就醫,到交通出行、用餐娛樂,智能化操作成為絕大多數生活場景的“標配”。
然而,越來越數字化的生活,在為年輕人帶來更多便利的同時,讓很多老年人難以適應。許多老年人面對電子產品都有“不會用”“不願用”“不敢用”的煩惱。如何幫助老年群體適應並融入智能時代,是一個刻不容緩的民生問題。
讓老年人“不掉線”
“先點開設置,再選擇通用,點擊字體大小,向右滑動,就能放大字體了。”11月13日,在西安市高陵區長慶龍鳳園小區,劉維教父親劉應發放大微信字體。
“字太小了,看不清”“操作麻煩,不知道該點哪裡”……老年人在使用手機過程中,常常遇到看不清、找不到等“攔路虎”。為了讓老人更好地使用手機上的各類功能,劉維在線上購買了老年人智能手機操作教程。
“這個教程通過PPT的形式,用簡單的文字加配圖,教老年人學習如何設置鬧鐘、截圖、存照片、放大字體、更改備注等。我們不在身邊時,老人可以借助這個教程來學習。”劉維說。
“我微信上添加了很多人,之前總找不到好友,自從學會了修改備注和搜索聯系人,現在找好友方便多了。”劉應發說。
數字技術在家庭適老化改造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智能家居也走進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去年我去南京旅游時,住在一家有智能家電的酒店,通過語音就能操控電視、窗帘等,很方便。”作為銀發族中酷愛使用電子設備的一員,64歲的西安市民王建斌說,旅行結束后,他讓孩子在家裡也安裝了一套智能家居設備。如今,數字技術在家庭適老化改造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讓他們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和舒適。
讓“養老”變“享老”
專用扶手、可折疊淋浴椅、電動輪椅、家用監控設備、智能手環……11月13日,記者在西安市蓮湖區的一家智能康復家具體驗館看到,適老化產品琳琅滿目。
“老人年紀大了,記性不好,經常出門忘記帶門鑰匙,趁著休假,我打算給父母換一個智能門鎖,再給家裡配置一些適老化設備,這樣我們在外地上班才會放心。”在四川打工的李正正告訴記者,他想在家裡進行簡單的適老化改造,讓老人生活更便捷。
適老化改造不能千篇一律,要按需“適老”。“不同的老人有著不同的需求,行動不便的老人可以考慮使用智能助步器、智能拐杖等﹔患有疾病的老人,可以選擇智能手環。”售貨員張青山介紹。
為了讓更多老年人開啟幸福養老生活,陝西推出多項舉措,鼓勵廣大老年人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以滿足起居行走、康復護理等需求,提升居家養老服務品質。
日前,省商務廳等10部門聯合印發《陝西省加力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其中在支持家裝廚衛煥新方面,對個人消費者自今年9月10日至12月31日在陝西省參與補貼活動企業,購買智能洗地機(吸塵器)、掃地機器人、智能馬桶(蓋)、智能門鎖4類智能家居產品,家具、衛浴、老年人護理床、輪椅(助行器)、安全監控裝置、自動感應燈具、閃光振動門鈴7類舊房裝修和居家適老化改造產品,以及烹飪機、洗碗機、消毒櫃、淨(軟)水器、廚房垃圾處理機5類廚衛局部改造產品給予一定補貼。
讓更多老年人搭上智能化“快車”
智能設備操作復雜、手機界面圖標繁多、網絡詐騙難以防范、網絡信息真假難辨……數字化時代,如何解決老年人在使用互聯網過程中存在內容及操作等方面的諸多問題?改造升級是大勢所趨。
為破解這一難題,陝西積極行動。日前,省通信管理局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陝西省促進數字技術適老化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著力深化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重點引導各領域用戶在全省(區、市)排名前10的互聯網網站、手機APP及小程序完成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簡化語音助手等功能的開啟方式,保留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線下服務。
“數字化技術不斷更迭,未來的新媒體應用種類會更加多樣,想要老年群體更好融入智能社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當代陝西研究會副會長王曉勇表示,隻有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從政府到企業,從社會到家庭,多方共建,加速數字技術適老化改造,才能幫助老年群體完成從“數字難民”到“數字移民”的轉變,讓老年人盡早共享“數字紅利”,安享幸福晚年。(李子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