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陝西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養老服務格局

“家門口”養老 幸福近在咫尺 

2024年09月04日08:58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社區老人在西安市碑林區文藝路街道環南路社區的福芯之家日間照料中心休閑娛樂(8月24日攝)。蘇欣雨攝

社區老人在西安市碑林區文藝路街道環南路社區的福芯之家日間照料中心休閑娛樂(8月24日攝)。蘇欣雨攝

8月24日,西安市碑林區文藝路街道環南路社區的福芯之家日間照料中心,鑼鼓響動,好不熱鬧。

“大丈夫低下頭淚如雨拋……”在二胡、嗩吶、堂鼓、小鑼等樂器的伴奏下,兩位精神飽滿的老人唱腔高亢,排練著秦腔經典劇目《和氏璧》。

“現在我們這兒每天都是這番景象。”在一旁圍觀過“戲癮”的老人告訴記者,自從有了照料中心,社區老伙計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有滋味。還有人插話道:“我們現在不是‘養老’,是‘享老’!”

如今在陝西,“養老”變“享老”的幸福體驗,不隻發生在福芯之家日間照料中心。

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是家事,也是國事。近年來,陝西加快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推進養老事業產業協同發展,加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養老服務格局,讓更多老年人在“家門口”幸福養老。

日間照料,“養老”變“享老”

從娛樂區到書畫區,文化娛樂設施豐富多樣﹔從測心率、量血壓到日常照護,基礎健康管理設施一應俱全……如今,每每談起福芯之家日間照料中心,70歲的張儒就夸贊個不停。他感慨地說:“國家政策好,夕陽別樣紅!”

張儒是一名退休干部,和老伴住在環南路社區,由於子女遠在外省工作,平時不在身邊,老兩口的生活總顯得有些清冷。而社區像張儒這樣的老人還有很多。為了更好地向老人提供養老服務,環南路社區經過多年探索與嘗試,在2021年打造了針對社區老人日常生活的專門服務站點——福芯之家日間照料中心。

“福芯之家日間照料中心是我們社區、駐地單位以及第三方承辦單位三者共創、共建、共享的養老照料中心。”碑林區文藝路街道環南路社區黨支部書記鄧菊梅介紹,福芯之家日間照料中心為社區老人打造了一個集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服務平台。

“我和老伴腿腳都不方便,以前為吃一頓飯,辛辛苦苦要折騰半天。自從有了社區照料中心,7塊錢一頓的自助午餐,實惠又暖心。”張儒笑著說,福芯之家日間照料中心解決了他們老兩口日常飲食的大問題。

除了助餐,福芯之家日間照料中心還為老人們打造了“15分鐘養老圈”,提供助潔、助浴等服務,滿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醫療保健、社交等需求,讓老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貼心的服務。

據統計,截至目前,陝西省日間照料中心已覆蓋93.8%的城鎮社區,“家門口的托老所”正推動多樣化、全方位的養老服務資源向老年人身邊、家邊、周邊延伸。

醫養結合,提高服務質量

“有時我都聽不懂我母親說了什麼,但護理員就能聽懂。”8月27日,在西安市碑林區康福得護理院,一位年近九旬老人的女兒吳春華笑著說,這裡有專業的醫療設施和護理員,母親在這兒養老,她很放心。

“有一次,我來看望母親時正值飯點,護理員剛好在喂我母親吃飯,老人發脾氣不肯吃,護理員就像哄小孩一樣,一口一口耐心喂,直到老人吃飽。”回憶起母親在護理院的點滴,吳春華感動得眼睛濕潤。

吃飯、穿衣、排尿、排便、洗浴……記者看到,在西安市碑林區康福得護理院,每位老人都被護理員細致入微地照顧著。

“我們收住老人沒有地域要求。有一些外省的老人到西安看完病后,因不方便長途周轉,就會直接到我們這兒來調理。我們也支持異地醫保結算。”西安市碑林區康福得護理院院長申驍韜介紹,這裡將日常護理、疾病醫治、心理安慰三者結合,通過以“養”為基礎、以“醫”為核心的一站式照護服務,讓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醫。

老有所養,需要更多“醫靠”。

近年來,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省醫療保障局積極推動養老機構內部設置醫療衛生機構,推動醫養有機銜接,提高養老服務質量。通過“一張床”,實現了“養老+醫療+醫保”的全面融合。到2025年,陝西將建成500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中心,為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便利的醫養結合服務。

眼下,陝西省像西安市碑林區康福得護理院這樣醫養結合的機構數量在逐年上升,醫養結合正穩穩托起健康“夕陽紅”。

適老化改造,讓幸福加分

貼有水果圖案、便於患阿爾茨海默病老人記憶的門洞,人車分流的彩色步道,可自由移動避暑的社區公共座椅,可坐式坡道電梯……走進中鐵一局集團李家村東院小區,處處能感受到對老年居民的友好。

據了解,中鐵一局集團李家村東院小區是一個典型的老小區,60歲以上人口佔住戶的43.7%。面對老齡化突出的現實情況,該小區積極推進綜合適老化改造,打造老年宜居環境,讓每一位老年居民都能住得舒心,享受高質量的晚年生活。

“幾年前,我爸不慎跌倒摔壞了腿。好在小區安裝了坡道電梯,他現在坐著就能上下樓,出門次數比我都頻繁。”居民夏霞告訴記者,如今,小區的環境改善了,自己家裡也鋪設了防滑地膠、安裝了安全扶手、改造了衛生間,老人生活少了很多“磕碰”,做子女的也少了很多擔心。

“為了防止老人跌倒,我們針對老年人如廁困難、洗澡易摔、上下樓困難、出行不便等問題進行一戶一案的定制化改造,從細節抓起,打造更安全、便捷的社區居家養老環境,讓老年人居家生活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中國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康養事業部總經理宋昕說。

適老化改造,不僅是對環境空間的優化,更是對老年人生活品質的提升。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智慧養老領域的產品和服務供給正從基礎保障向適老化和場景化轉變。

“我們推出有緊急呼叫、位置追蹤、睡眠監測等功能的智能腕表,並根據社區老人常患疾病研制出了一套健康監管數據模型,實時監測老人身體狀況。一旦出現超標數據,腕表就會將信息傳導到智慧養老雲平台上,平台報警后,我們就會及時打電話提醒老人前往就醫。”陝西福樂康養老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高倫說,他們公司還開設了免費的“智慧班”,教老年人操作使用智能設備。

如今,在數字浪潮的推動下,陝西各地紛紛布局智慧養老生態系統。從智能穿戴設備到全屋智能適老化改造,再到基於AI的個性化照護服務,一系列高科技解決方案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我現在人老了,但心越來越年輕,生活更是越來越幸福。”家住西安市新城區的獨居老人楊全貴說。(陶玉瓊 蘇欣雨)

(責編:孫挺、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