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千年“青綠”煥新彩(中國道路中國夢·齊心協力加油干)

孟慶旸
2023年11月07日08: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022年除夕夜,舞蹈詩劇《隻此青綠》選段登上央視春晚舞台,獲得廣大觀眾的喜愛。我作為“青綠”這一角色的演繹者,感觸頗多。北宋名畫《千裡江山圖》是《隻此青綠》的創作原點。礦物質顏料所呈現的“青綠”,是古人對山巒“近綠遠青”的精妙概括。從這一角度出發,“青綠”成為整部舞蹈詩劇中唯一一個抽象的、寫意的角色。

  藝術講求形神兼備。用舞蹈動作詮釋畫作氣韻,對“形”的描摹必不可少。我們用“青綠腰”這一動作詮釋“險峰”,即右腳在前、左腳在后,腰部慢慢后仰至90度、維持4個8拍,去模擬群山的巍峨與不朽。用柔和的肢體塑造凌厲的質感,必須磨礪身體與意志。“青綠腰”對腰腹肌力量要求嚴苛,每天訓練結束后,我們還會增加力量訓練、提高控制力。最難的往往不是模擬“形”,而是刻畫“神”。“青綠”非人物、無記載,最初我覺得與它非常遙遠。走近角色、走入角色,在摸索中體會必不可少。表情是該眼睛還是眉心用力,笑容是該含蓄還是奔放,情感抒發應濃還是應淡……諸此種種都需要細心揣摩。由遠及近、相識相融,我賦予角色活力,角色給予我力量。我在與角色的互動中感受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對傳統文化的理解程度,決定了藝術表達的深度。一顰一笑、輾轉騰挪,都需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精准、深入闡釋。為了飾演好“青綠”,我全心全意“扑”了上去。去故宮博物院體驗文物修復師們的日常工作,建立對古畫的基本了解﹔閱讀詩詞,感受古典意境,沉澱文化底蘊﹔學習史料,觀看毛筆、徽墨、蠶絲織造、國畫顏料、篆刻等非遺展示,增進對美學的理解……不斷走進這個角色,我深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博大精深,令人心生敬仰、沉醉其中。傳統文化之美所散發出的感染力,讓靜靜流淌在民族血脈中的文化自信奔涌、沸騰。

  內核是古典的、表達是現代的,這是《隻此青綠》能夠吸引觀眾、引發共鳴的重要原因。自2021年8月首演以來,從走過數十座城市、完成近400場演出,到如今正式踏上全球巡演的路途,我們的作品走上了更多舞台、收獲了更多喜愛。不只是《隻此青綠》,《紅樓夢》《五星出東方》《唐宮夜宴》……如今,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元素在舞台上翩然起舞、大放異彩。融合古典與現代,從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厚滋養,用當代審美激活文化基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能“活起來”“潮起來”,還會加倍“火起來”。尊重歷史、創新表達,站在人民的視角,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可以大有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握傳承和創新的關系,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文藝創新的重要源泉。”作為中國古典舞的舞者,能用舞姿向世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我倍感榮幸。未來,我將繼續舞蹈、繼續傳承、繼續創造,努力詮釋中華文化的恆久魅力。

  (作者為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舞蹈演員、舞蹈詩劇《隻此青綠》領舞,本報記者曹雪盟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07日 05 版)

(責編:鄧楠、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