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

講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本報記者 楊俊峰
2023年08月30日09: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展覽展出的中國少數民族婚禮服飾。

展覽展出的麒麟箜篌文物。

清代彩繪圖《台灣生熟番圖像》中的一幅。從圖冊中可以看到清代時台灣各族人物形象以及生產生活、風俗習慣等。

元代《聖朝混一方輿勝覽》。這是現存唯一一部完整的元代地理總志,書前附地圖一套,包括全國圖和分省區圖,開啟了分省地圖的先例,描繪了元朝時的廣闊疆域。

中華文明幾千年來,“大一統”思想如何孕育、發展、歷久彌堅?各民族何以團結融合,多元如何聚為一體?如何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8月1日,由國家民委主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以下簡稱展覽)亮相北京民族文化宮。立足館藏資源,國家民委遴選出1500余件文物古籍,展現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展歷史,講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通過參觀展覽,觀眾可以深入了解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形成發展歷史,親身體驗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百年民族工作偉大成就。

三大單元描繪壯闊歷史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分為“大一統”“大交融”“大團結”三個單元,從歷史、文化、經濟等多個維度,展現中華文明延續不斷的歷史基因、中華民族凝聚不散的歷史密碼和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深邃思想與豐富實踐。

置身近3000平方米的展廳,文物和古籍交相輝映,歷史與現實交織融合。從“大一統”的思想理念、制度實踐和價值追求,到歷史上各民族的深度交融,再到近現代以來各民族共抗外侮、共同發展的鮮活圖景。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這次展覽的主題就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鐘廷雄對本報記者說,“‘大一統’單元從思想理念、制度實踐、價值追求三個維度展現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延續不斷的歷史基因﹔‘大交融’單元從文化上的兼收並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三個方面展現中華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發展壯大的脈絡和凝聚不散的歷史密碼﹔‘大團結’單元展現中國共產黨從成立至今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深邃思想與豐富實踐。”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走進“大一統”展廳,《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記載的一句話引起記者注意。民族文化宮博物館講解員南希告訴記者,這是目前可以考証的“大一統”這個詞最早出現的記載。

這次展覽中,“大一統”單元著重從中華文明的特性追求、統一國家的制度追求、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3個方面,深入發掘“大一統”理念的形成和傳承。

在展出的古籍中,《大明一統志》和《大清一統志》格外引人注目。書中古拙質朴的地圖上,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態清晰呈現。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彭勇說:“《大明一統志》是明代官修地理總志,突出了皇朝總志寓含政治觀念的意識,反映了將‘大一統’思想融入國家意志,推動疆域廣闊、民族眾多的多元一體格局發展,已成為儒家盛世的重要標志之一。”

在“大交融”單元,一系列文物古籍充分彰顯著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優秀文化的集大成者。各民族相互影響、彼此交融,語言相通、文字互學,藝術共美、生活互融,在互鑒融通中共同創造燦爛的中華文化。

漢文、滿文、蒙古文3種文字版本的《孟子》,《御制滿漢合璧易經》,明朝漢字音譯、當代蒙古文復原、當代漢文翻譯3種版本的《元朝秘史》……各民族在歷史上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典籍,各民族之間互譯典籍、互學互鑒,共同傳承中華文脈。

眾多展品中,有一冊薄薄的小書頗為特別,它有兩種不同的文字,一側是漢字,而另一側是形似漢字卻非漢字的文字,這是一部跨越千年的珍貴辭書——西夏文漢文字典《番漢合時掌中珠》。

“《番漢合時掌中珠》是黨項人骨勒茂才於1190年編寫的,是現存最古老的雙語教科書。”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孫伯君介紹,“骨勒茂才在該書序言中說,學會‘番言’,是中原團結‘番人’的重要途徑﹔學會漢文,則是‘番人’學習中原文化的重要手段﹔而學習中原文化,無疑是‘番人’發展進步的重要一步。”

在展覽“大團結”單元,一系列珍貴文物和資料,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深邃思想和豐富實踐。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扎根,也在全國各族人民心中扎根,藏文、蒙古文、朝鮮文、維吾爾文、哈薩克文等版本的《共產黨宣言》,見証了信仰與擔當、使命與初心。

庫爾班大叔騎著毛驢上北京的故事家喻戶曉。展覽展出庫爾班·吐魯木寫給毛澤東主席的信、中央辦公廳給庫爾班·吐魯木的回信,是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衷心熱愛共產黨的真實寫照。

歷史銘記三千孤兒入內蒙古的佳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衛生廳關於接收上海等地孤兒的文件、巴林右旗保育院保留的孤兒衣服、孤兒們在草原新家庭的合影,訴說著草原額吉的無疆大愛,書寫著各族人民血濃於水的殷殷深情……

千件展品講述交融故事

展品陳列豐富,也是本次展覽的特點之一。

國家民委從館藏的15萬件文物和51萬冊古籍中,遴選出體現“四個共同”的文物古籍,包括一批珍貴文物古籍和獨有文物古籍。“四個共同”,即“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我們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大一統’單元通過新石器時代的陶器、漢代的青銅器、唐代的文書、遼代的三彩器、西夏的宿衛牌、金代的銅鏡、元代的紙幣、清代的達賴班禪敬獻中央政府的禮品,以及歷朝歷代體現‘大一統’思想和制度的古籍等,展現了中華文明對於‘統一性’綿延不絕的歷史追求和現實關懷。”全國政協委員,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委員,民族文化宮黨委委員、副主任、研究館員們發延對本報記者說,“‘大交融’單元通過古籍、服飾、樂器、婚俗禮品等展品,展現了中華文明內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正是對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這一思想的展現和詮釋。‘大團結’單元展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正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體現,鮮明體現了中華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特性。”

行走在展廳裡,就像徜徉在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歷史長河之中。代表史前文化大交流輝煌成果的彩陶文化之馬家窯陶壺,唐朝文成公主帶到吐蕃的琴與長鼓,出土自新疆的喀喇汗王朝桃花石可汗銅幣,世界上現存最早的紙幣實物中統元寶交鈔,見証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的清代彝文古籍《西南彝志》……帶著深邃內涵和獨特魅力的各類展品,彰顯著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共同闡釋著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淵源。

展覽還展示了多種少數民族古籍,其中重點展示了國家民委系統所藏的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中的古籍,並輔以百余幅古籍圖片。展出的古籍涉及多種民族文字,包括蒙古文、藏文、回鶻文、察合台文、古彝文、滿文、於闐文、八思巴文、東巴文和西夏文等。通過展覽,觀眾可以一覽中國文字百花園的盛況,感受中華先民在創制發展文字過程中的非凡智慧和廣泛交流。比如,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古壯文、古布依文等,都是借用和仿照漢字創制的,在形態上看起來和漢字一樣。

被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藏文和蒙古文大藏經《甘珠爾》,有著“中國少數民族三大史詩”之稱的《格薩(斯)爾》《江格爾》《瑪納斯》,成書於19世紀的托忒文《西游記》、滿漢合璧《西廂記》……從震撼人心的鴻篇巨制,到大家耳熟能詳的文化經典,展覽讓古籍走出“深閨”,為觀眾提供一個全新的看見古籍、走進古籍、認識古籍的窗口。

陶器是了解早期中華文化的一把鑰匙。展覽上一組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彩陶,是史前時期文化大交流的重要“親歷者”。這些史前彩陶文物來自民族文化宮、中國民族博物館等文博單位,包括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寺窪文化、卡約文化等,年代為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到距今2000多年的青銅時代。

展廳裡,馬家窯文化石嶺下類型變體鯢魚紋陶瓶,為中國民族博物館館藏資源。變體鯢魚紋陶瓶距今5100—4700年,見証了史前時期中原仰韶文化向西發展至甘青地區、衍化為馬家窯文化的歷史。中國民族博物館收藏部曹美丹介紹,馬家窯文化石嶺下類型階段的典型紋飾,皆由仰韶文化彩陶中的鳥紋或變體鳥紋衍化而來,在圓、圈和弧線的起伏變化間靈活組合,是馬家窯文化的先聲。“這件陶器將變體鳥紋換成甘青地區特有的變體鯢魚紋,正是兩種文化類型有機融合的寫照。”

在“大交融”單元,“‘銅’聲共振,鼓舞中華”成為該區域的展品特色。從迄今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是世界上鑄造、使用銅鼓歷史最長的國家,目前發現較早的銅鼓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中國民族博物館歷史文化遺產部主任、中國古代銅鼓研究會副秘書長唐蘭冬對記者說:“銅鼓是我國南方多地域、多民族共享的文化符號,但從鑄造工藝和裝飾上來說,銅鼓又體現出嶺南地區與中原地區的交流互動,是實証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物質載體。”

展覽上的一組銅鼓,或古朴大方,或庄重神秘,響徹著歷史與文化的回音。它們來自民族文化宮、中國民族博物館、廣西民族博物館等文博單位,年代涵蓋從漢代至清代。其中民族文化宮館藏的冷水沖型十二芒銅鼓引人注目,它器型高大圓潤、紋飾精美繁復、色澤光亮如新,是存世銅鼓的翹楚。

展陳設計彰顯團結共識

展品琳琅滿目,展陳設計亦獨具匠心。

展台猶如一張打開的卷軸,一件件精美展品、一冊冊珍貴古籍置於其中,觀眾隻需旋轉按鈕,就可以在卷軸上的電子屏裡,選擇想了解的文物故事。

在“大一統”單元,觀眾頭頂古星空圖,腳踏中華文明之河,“花瓣牆”上藏有豐富的珍貴古籍,“集思柱”象征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在“大交融”單元,觀眾頭頂上方是古絲綢之路地圖,腳下是“四大民族走廊”,還能在“同心共振”互動專區聆聽各民族的音樂交響﹔在“大團結”單元,用各民族樂器精心打造的“樂器牆”,意為“萬方樂奏”,寓意各族人民心向黨、中華民族大團結。

“第一個展廳表達的是中國歷史上‘大一統’思想的形成發展過程,其中古籍是重要的展品。在古籍展示上,我們受到‘瓣瓣不同,瓣瓣同心’這句話的啟發,決定採用現在的核心表現形式——花瓣,為了表達思想的聚合關系在中間設計了一個集思柱,利用地面投影將花瓣牆中的經典思想視覺化地傳遞到集思柱上,然后通過文化長河向外傳播出去完成一個沉浸式的中華文化之旅。”展覽的設計者之一,大連民族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范一峰對記者說。

第二個展廳“大交融”核心表達的是中華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歷史,而這些歷史在現實環境中是以自然形成的幾大民族走廊為代表,像河西走廊、藏彝走廊、苗疆走廊、南嶺走廊等,表達這些素材同時提取核心代表元素進行創作是一個需要靈感的設計環節。“我們有幸通過研究找到了銅鼓這個符號,鼓是萬樂之王,銅鼓是南方民族地區廣泛使用的祭祀、慶典活動中的核心工具,銅鼓紋樣以同心圓形式排列代表了民族同心,同心共振這個概念就是這樣產生的。”范一峰說。

第三個展廳“大團結”表達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中華民族發生的歷史巨變,所以一開始就明確是一個紅色概念展廳,四周一圈10個展窗分別展現建黨后到新時代的各個歷史瞬間,展廳中間的核心是象征思想偉力的紅旗造型,15米長的透明亞克力紅旗海浪一氣呵成,配合燈光展現了獨特的藝術美感和時代氣息。層層推高的波浪也代表了我們黨在蜿蜒起伏的歷史長河中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走向新時代。

在“大交融”單元,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記者體驗了“銅鼓同心圓”裝置帶來的震撼感受。一組銅鼓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依次排列,每一圈鼓面上鐫有十二生肖等圖案,觸碰銅鼓,同心圓便會變幻出絢麗色彩,同時播放各族人民耳熟能詳的歌曲。“它的設計靈感源於中華民族同心圓夢的時代主旋律,象征著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永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范一峰對記者說。

“本次展覽既是一次文物古籍大展,也是一次思想文化大展,既有一般文物古籍展的特點,也有它自身的特點亮點。展覽主題鮮明,敘事宏大,時間跨度涵蓋中華文化史,地理跨度涵蓋中國的東南西北,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現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恢弘歷史畫面,展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從自在到自覺的偉大轉變。展覽運用了許多新技術,既有文物古籍展的古朴庄重,也有引人入勝的互動設計,為觀眾提供更多樣的觀展體驗。”鐘廷雄說,“我相信,通過參觀展覽,觀眾可以深入了解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形成發展歷史,可以了解各民族共同開拓了遼闊疆域、共同書寫了悠久歷史、共同創造了燦爛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精神的歷史,可以親身體驗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百年民族工作偉大成就,增進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本版圖片除標注外均為本報記者  楊俊峰攝)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08月30日 第 05 版)

(責編:鄒星、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