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建設好農村“生活服務圈”(人民時評)

李昌禹
2022年08月10日12: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建設好農村“生活服務圈”(人民時評)

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體現在公共資源配置上。要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注重加強普惠性、兜底性、基礎性民生建設

推進郵政、電信等公共事業服務進村入戶,加快推進入戶道路建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鼓勵和引導市場主體依托村級綜合服務設施開設便民服務點……不久前,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6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健全完善村級綜合服務功能的意見》,提出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服務圈”建設,並從10個方面梳理了村級綜合服務特別是公共服務的基本內容、保障水平和供給方式,為有序擴大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提供了“路線圖”。

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鄉村振興的有力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村為民服務中心作為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陣地建設好,完善充實服務事項,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增強為民服務的精准性和實效性。”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村綜合服務機構設施建設不斷加快,服務標准和水平也不斷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國農村綜合服務機構和設施達40.4萬個,覆蓋率達79.5%。從快遞進村、光纖入戶,到廁所革命、垃圾集中清運處理……越來越舒適便捷的農村“生活服務圈”,已成為提升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支撐。

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讓億萬農民生活得更美好。建設農村“生活服務圈”,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農民群眾是重要參與者和受益者,對於公共衛生、基本醫療等服務怎樣布局、文化活動怎樣開展、健身設施怎樣建設等,感受最直接,期待也很清晰,應把他們的參與度高不高、滿不滿意作為重要的衡量標准。近年來,一些地區健全村民議事制度,充分發揮村民委員會、村務監督委員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用,引導農民全程參與鄉村建設,在改進公共服務的同時,也讓農民滿意,積累了很好的經驗。

建設農村“生活服務圈”,應堅持城鄉統籌,推進城鄉銜接、要素共享、互通互融。當前,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水平仍有較大差距。首先要補齊農村短板,縮小城鄉差距。同時,也要注意加強城鄉聯動,加快城鄉融合。比如,一些地區推動縣城師資、管理、投入向農村延伸,實現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城鄉共享﹔一些地方統籌城鄉供水資源,實現城鄉供水同源、同質、同網、同價。類似舉措,不僅有助於讓農村居民更好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也有利於吸引農村人口回流,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建設農村“生活服務圈”,還要順應數字化、信息化發展趨勢。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推進農村治理現代化提供了重要工具,也為增加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強化其系統性提供了助力。在一些農村地區,智能化、數字化技術已在鄉村公共服務中得到有效運用。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根據本地政策支持和村級組織的能力,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等信息化手段為依托,推動政務服務平台、移動端、自助終端等服務渠道功能升級並向鄉村延伸。

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體現在公共資源配置上。要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注重加強普惠性、兜底性、基礎性民生建設。農村“生活服務圈”建設,是其中一個重要舉措。緊扣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福祉,把村為民服務陣地建設好,健全完善村級綜合服務事項,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多樣化生活服務供給,定能讓農村具備更好生活條件,讓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遍布中華大地。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0日   第 05 版)

(責編:孫挺、王晴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