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加速的老齡化?

新華社記者鄒多為、魏玉坤

2021年05月13日09:24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新華全媒+︱如何應對加速的老齡化?

2.6億——這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揭曉的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量,比重為18.70%,與2010年相比上升5.44個百分點。

數據表明:我國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較快,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

如何看待不可回避的人口結構改變?我國老齡化將面臨怎樣的發展趨勢?

進程明顯加快

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到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3.50%。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分析,我國人口老齡化主要有四大特點:

一是老年人口規模龐大。2.6億60歲及以上人口中,65歲及以上有1.9億人。

二是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2010年至2020年,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4.63個百分點。與上個10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別提高了2.51和2.72個百分點。

三是老齡化水平城鄉差異明顯。從全國看,鄉村60歲、65歲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別為23.81%、17.72%,比城鎮分別高出7.99、6.61個百分點。

四是老年人口質量不斷提高。60歲及以上人口中,擁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萬人,比2010年增加了2085萬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為13.90%,比10年前提高了4.98個百分點。

伴隨經濟社會發展的除了“老去”,還有“少生”。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3,已經處於較低水平,低生育將成為我國面臨的現實問題。

“1.3的總和生育率已經到了超低生育率的臨界值,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原新說,生育率降低、出生人口減少,人口老齡化進程會進一步加快。

2021年2月8日,在鄭州愛睦家護理院,醫護人員指導老人涂色卡。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是機遇也是挑戰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是挑戰也存在機遇。

從挑戰方面看,人口老齡化將減少勞動力的供給數量、增加家庭養老負擔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壓力,同時也促進了“銀發經濟”發展,擴大了老年產品和服務消費。

而且,在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中,60至69歲的低齡老年人口佔55.83%。“這些低齡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識、經驗、技能的優勢,身體狀況還可以,發揮余熱和作用的潛力較大。”寧吉喆說。

在原新看來,新的人口形勢下,老年人力資源價值亟待充分開發利用。老年人結合自身健康狀況,身體力行地參與家庭活動和社會活動,有助於挖掘第二次人口紅利。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人口是主要的生產要素,是社會財富最主要的創造者,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人也是經濟社會中的主要消費者,促進與人口結構相適應的產業、技術、產品和服務發展,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具體體現。”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趙忠說。

寧吉喆表示,既要借鑒國際通行做法和經驗,更要綜合考慮人均預期壽命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受教育年限增加、勞動力結構變化等因素,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建議,延遲退休可以延緩人口紅利期、有利於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應充分利用現在低齡老人較多這一優勢條件,逐步推進延遲退休。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要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建立人口、社會、經濟政策相互銜接協同的政策體系,以達到保持適度人口規模、優化人口年齡結構、提高人口素質、充分利用人口資源、滿足人民生活需要的目標。

(責編:左瑞、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