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客越游越遠 團隊越走越近

中國景區玩內容

記者 趙 珊

2020年10月23日06: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中國景區玩內容

10月21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等主辦的“2020中國未來景區大會”在江蘇常州金壇茅山旅游度假區舉行。會上發布的《中國旅游景區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提出,景區是生活的溫暖,更是向上的力量。小康旅游時代,景區的振興不是要回到過去,而是要面向未來。文化和科技是旅游景區的發展動能,景觀之上的美好生活是景區振興和復蘇的方向。

讓游客享安心

今年國慶期間,中國旅游景區已恢復開放98%。在景區逐步開放的數月間,各地嚴格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控制游客最大承載量。景區的環境變得更舒適,沒有了往日的熙熙攘攘,游客的體驗度更高。

疫情常態化下的景區要讓游客安心放心。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旅游景區可能是開放的,也可能是室內的,可能是自然地理空間,也可能有歷史文化遺址,管理體制和經營模式各不相同。任何時候,景區都要把游客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報告》指出,景區實行預約制客觀上加快了智慧旅游在行前、游中和評價各環節的應用,線上預約訂票、掃碼入園、刷臉通行、紅外線測溫、電子導覽、無接觸服務、機器人送餐等技術創新在景區得到廣泛應用。據統計,77.4%的游客通過預約游覽景區,其中74.1%的游客認為預約旅游“體驗很好”。全國已有4000多家景區可線上預訂門票。今年,5G新技術加快進入景區場景應用,比如5G自動駕駛服務平台和5G智慧場館等。此外,新技術對可能出現的大客流能夠採取遠端分流限流、近端疏導等防聚舉措,為游客提供放心舒適的游覽環境。

讓游客得實惠

旅游景區是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也是旅游業發展的龍頭。中國旅游產品體系日趨完善,供給能力顯著提升。目前,中國雖有景區景點3萬多個,但游客需求日益多元化,對景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什麼樣的景區能得到游客青睞?戴斌表示,景區不僅是自然空間和歷史遺址,也是生活空間和當代場景。好的景區一定是見物見人見未來,而不僅是驚嘆大自然的杰作和逝去的繁華記憶。像重慶洪崖洞、廣州塔、杭州良渚港南村等越來越多的當代生活場景成為主客共享的美麗空間。

市民和游客需要開放共享的普惠景區,像社區公園、城市公園、郊野公園、地質公園、國家文化公園等。戴斌認為,依托傳統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的景區都將面臨門票下降甚至“零門票”的趨勢。對利用山水林草和文化遺產等公共資源發展起來的景區而言,持續推進其門票價格下降,是“讓老百姓玩得起”的政策選擇,也是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求。跨省旅游業務恢復后,各地陸續推出景區減免優惠政策。未來的景區應通過二次消費、衍生產品開發、“景區+”生態系統構建等方式拓展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讓游客樂創新

文化和科技是未來景區的發展動能。《報告》指出,今年文化類景區持續升溫。國慶假期,85%的游客參與了各類文化休閑活動,其中參觀歷史文化街區、博物館、美術館的游客比例分別為41.8%、40.5%和27.1%。

游客到旅游景區參與各種活動,最后帶走的是一次休閑充電、文化體驗和一段人生經歷。景區是生產精神產品和文化附加值產品的企業。景區不僅應真正成為旅游產品的核心,而且要成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最重要平台。

未來景區是數字景區,也是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景區。戴斌認為,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要求旅游景區不能再吃老天爺和老祖宗留下的遺產。未來的景區要以新動能滿足新需求。在景區發展過程中,讓游客在與自然、與當地居民互動的過程中體驗生活的美好﹔不只是致敬歷史,更要面向未來,讓游客在高科技、新配置的場景獲得新體驗。在此過程中,大數據、邊緣算法、人工智能、機器翻譯、5G、北斗導航等當代科技將發揮重要作用。

未來景區還有哪些值得期待?《報告》分析,游客的出游半徑呈現出散客越游越遠、團隊越走越近的特點,且家庭同游景區明顯增多。景區的高質量發展是大勢所趨,國有景區門票降價勢在必行。夜間旅游產品是景區發展的新藍海﹔冰雪旅游、避暑旅游進入高速發展通道﹔紅色景區、文化類景區對游客的吸引力日漸增強﹔生態類、休閑度假類景區日益受到游客關注﹔鄉村旅游轉型和提質發展成為景區發展的新機遇。面向日常生活,小即是美將會成為未來景區旅游產品開發的趨勢。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0月23日 第 12 版)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