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迭出、“智造”吸睛,工博會按下產業復蘇“信心鍵”

記者龔雯、周蕊、何曦悅

2020年09月18日16:51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新品迭出、“智造”吸睛,工博會按下產業復蘇“信心鍵”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為期5天的第22屆工博會在上海如期舉行,呈現新技術新產品近500項,創歷史之最。

為科技界、工業界提供四海一家的開放舞台,工博會有力支持構建新發展格局,賦能世界產業創新發展,助力提振全球經濟復蘇信心。

首發雲集、火速下單,工博會折射行業新動向

本屆工博會展覽面積24.5萬平方米,設有九大專業展,共有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2000家企業參展。據悉,今年有近500項新技術和新產品是國內甚至全球首發,遠遠高於上一屆工博會的300多項。

機器人展館裡人聲鼎沸。連續多年參展的新鬆,今年推出了“火弧”機器人智能焊接系統,中空弓形手臂減少工件干涉,可坐式或吊裝,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高穩定性,勝任小回轉半徑和狹窄區域作業。新品一經亮相便受到高度關注,已有19家企業在展會現場與新鬆達成近200套訂購合同。

美的集團帶來了庫卡、美雲智數、安得智聯以及中央空調四大業務板塊,佔地近千平方米,是這次獨立參展面積最大的企業。其中,庫卡展出了首款由中國自主研發的小型機器人。庫卡中國產品線經理郝文斌說:“它能在0攝氏度至55攝氏度正常運轉,尤其適用於作業精准度要求嚴苛的電子行業。”

除了最熱門的機器人展,工博會上還有很多看點,比如在博世力士樂構建的“未來工廠”中,智能動態物流車將物料運輸、生產裝配、人工智能檢測等環節串聯起來,借助3D攝像、投影提示揀貨等技術,幫助工人更高效精准地完成生產工序。

疫情使得很多行業對智能化轉型的需求更加迫切。思愛普數字化供應鏈卓越中心總監邱憲宗深有感觸地說:“很多工廠復工之初人不夠用,如何轉型成為實際問題,我們今年收到的需求比往年多得多。”為了更好地滿足市場,思愛普一次性展出7項產品和解決方案。

從國之重器到民之利器,中國“智造”加速跑

今年工博會上,一批國之重器集中亮相,備受矚目。比如北斗三號中科院導航衛星,作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核心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獲得本屆工博會唯一特別大獎。

據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林寶軍介紹,該產品攻克了50余項關鍵技術,助力北斗提前完成全球系統組網建設。

“北斗看似高大上,實則接地氣,就在每個人的身邊,應用范圍包括智能手機、身份認証、珠峰測高、災害救援等。”林寶軍說,在西北,農民種土豆時犁地犁不直會出現青土豆,賣不出價錢。在犁上裝上北斗接收機產品,就能實現精確定位。

值得一看的還有來自上汽集團的“5G+L4智能重卡”。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郝景賢說,融合了人工智能、5G等先進技術的智能重卡,在東海大橋上的通行時速達到60公裡至80公裡,隊列行駛間距縮小到17米,通行率提高50%。“10余米長的重卡在狹窄庫位中整體入庫成功率高達100%,倒車平均用時70秒,比熟練駕駛員的效率都高。”根據規劃,“5G+L4智能重卡”年內將完成2萬個標准集裝箱運輸任務。

除了上述獲得工博會大獎的展品,展會上還有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高精尖”產品。比如,運用5G技術的磁控膠囊胃鏡移動檢查車,能把醫生的手臂和眼睛延伸到“千裡”之外。

立足“大循環”打通“雙循環”,工博會為制造業復蘇注入信心

“本屆工博會對提振全球工業經濟信心、彰顯我國改革開放決心具有特殊的作用,為促進全球經濟復蘇注入信心和動力。”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石紅艷說,工博會的舉辦恰逢其時。

適逢中意兩國建交50周年,今年工博會專門設置意大利國家館,面積超過1200平方米,包括瑪莎拉蒂、歌詩達郵輪等40多家意大利企業參展,深入推動中意兩國制造業領域合作交流。

首次參加工博會的聖東尼(上海)針織機器有限公司產品副總裁蒂齊亞諾·聖多尼尼說,工博會的舞台將幫助我們提升形象,接觸更多客戶。

博世力士樂中國自動化與電氣控制事業部產品管理經理程至悠說:“工博會是我們今年參與的最大工業展會。我們深耕中國市場,將推出更符合中國智能制造的產品,此次工博會的部分展品未來將在中國逐步實現本土化生產。”

看好中國市場的還有工業巨頭ABB。“我們在許多行業中看到了新的機遇,比如新能源汽車、5G、電商物流以及醫療健康等服務機器人能夠大顯身手的領域。”ABB(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顧純元說。

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表示,工博會作為一張亮眼的世界級會展名片,為國內國外、線上線下工業企業搭建了共享共贏的交流平台。在這裡,開放旗幟將舉得更高,合作步伐將走得更穩。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說,期待各方用好工博會這個平台,交流新技術,拓展新領域,共同引領推動全球工業繁榮發展。

(責編:任志慧、谷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