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林19年,他們不曾動搖

記者 師念 通訊員 楊波

2020年09月15日08:33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護林19年,他們不曾動搖

9月4日,記者來到華陰市孟塬鎮營裡村。在一片植被茂密、綠草如茵的森林裡,有一排6間連在一起的房子,住著6名華山國有林場蒲峪管護站的護林員,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默默守護著4.6萬畝國有林地。

蒲峪管護站位於華陰市與潼關縣交界地帶,南邊與洛南縣毗鄰,屬於重點水源涵養林。自從2001年分配到蒲峪管護站,這6名護林員就暗下決心,要讓蒲峪4萬畝荒山改頭換面。

一身迷彩服、一個水壺、一把修枝剪,再帶上幾個饅頭,是他們巡山的家當。深入山溝、礦區巡查制止破壞森林資源行為,蒲峪的溝溝岔岔他們都了如指掌。

森林防滅火是護林員的職責。2008年大年初一,護林員接到管護站值班電話稱蒲峪水庫山坡起火。火情就是命令,管護站全體職工迅速到達現場,一馬當先沖在最前面陡峭的山坡,其他同志緊跟其后,迅速把林火扑滅,回來時每個人都是灰頭土臉、筋疲力盡。

當年4月,氣候極度干旱,森林火險等級居高不下。6名護林員連續數月在森林防火第一線嚴防死守。一天下午,接到潼關和華陰交界地段有火情的通知后,他們拿上滅火工具,扛起20公斤重的滅火機進入山溝,戰斗在熊熊煙火之中……

為保証每年山上植樹面積都能栽植到位,他們鑽密林、蹚河水,翻山越嶺。手臂上、腳上經常留下被荊棘劃破的道道血痕。餓了,啃幾口干糧﹔渴了,喝一口山泉水。晚上回到管護站,一碗熱騰騰的面條就是對他們的犒勞。19年來,他們扎根深山一年又一年不斷地造林、護林,硬是把一道道荒山禿嶺染成了道道綠色長城。

2012年春季,護林員楊寶利到山上植樹,走到一塊大石頭上時,忽然石頭滑落,大家眼睜睜看著他連人帶石頭一起翻滾下山坡……

看著不省人事的楊寶利,大家含淚輪換把他背下山,就近送往醫院。經過醫護人員奮力搶救,終於有驚無險撿回一條命。

劫難並未動搖這6名護林員守護森林的決心。一個月后,楊寶利又背起行囊繼續巡山,雖然傷口時常隱隱作痛,但他步履依然從容堅定。

2018年以前,為做好護林和森林防火政策宣傳,蒲峪管護站的護林員走遍轄區的角角落落。最遠的管護區域離管護站15公裡,海拔近2000米,半年積雪不化。冬天寒風呼嘯、冰天雪地,他們全副武裝,騎上摩托車凍得瑟瑟發抖。遇到路上結冰就徒步行走,在冰面上行走經常險象環生,一不小心就會滑倒。

以前,山上由於高壓電線老化,遇到雨天電路就會發生故障,他們不知點了多少根蠟燭,度過了多少個漫長黑夜。對他們來說,晚上不停電就是幸福的,可以在工作之余看電視了解山外的世界。

山裡生活單調、孤獨,護林員們早已習以為常。遇到大雪封山連找個人說話都成為一種奢望。時間長了,他們與山裡的一草一木有了感情,孤獨的時候就到林子裡去看一看樹木的長勢,聽一聽林間鳥叫的聲音,去河裡撿一些奇石。看著林子一天天長大,河水一天天變清,他們心中有了一些慰藉。

剛到蒲峪管護站時,除了30來歲的站長趙鋒外,其余5名護林員都才20歲出頭。19年過去了,曾經意氣風發的青年,如今已經進入中年。這些年,有人也被分配到站上工作,但都沒待幾年就離開了。

“你們在這裡干了多少年,是想在這深山老林裡待一輩子嗎?”附近村民這樣問。他們卻淡定地說:“咱們既然分到這裡就得扎下根、安下心,啥工作都要有人干哩。”朴實無華的話裡埋藏的是他們艱辛的付出,透出的是執著的堅守。

如今,進入蒲峪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翠綠的側柏。石家溝裡辛勤的汗水,收獲金燦燦的銀杏林﹔贠家溝裡費盡心血地勞作,培育了拔地而起的香椿林。蒲峪的溝溝岔岔,都留下他們忙碌的身影、辛勤的汗水。

“一道道的那個山來喲,一道道水……”

“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

9月5日一大早,6名護林員哼著小曲、背起裝備,又開始巡山了。一步一步、步履堅定,不一會兒便消失在寂靜的大山裡……

(責編:谷妍、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