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梁梁種出綠格瑩瑩的苗

記者 鄭斐

2020年09月14日06:51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沙梁梁種出綠格瑩瑩的苗

“翻一架圪梁拐一道彎,滿眼都是黃土山。”

地處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漠過渡地帶的靖邊,盡管縣內有6條河、大中型水庫35座,但依舊難改缺水的狀況,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是座嚴重缺水的城市。

“我們這裡春季開始就特別旱,70%的降雨都集中在七、八、九3個月。”8月12日,靖邊縣三岔渠便民服務中心主任蔣志國介紹,“尤其是今年,雨水特別少。”

近年來,靖邊縣在實施農業農村部旱作節水農業項目過程中,探索形成了一套適合黃土高原的旱作節水技術模式,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他們又承建旱作節水農業技術示范區,覆蓋三岔渠、王渠則、席麻灣、東坑等鎮(中心),其中以三岔渠便民服務中心羊羔山村為核心區域,建起540畝全智能馬鈴薯高質高效示范區。

“我們採取的智能灌溉技術是從傳統農業走向現代農業的轉折點。”靖邊縣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吳清亮說,“過去都是大田灌溉,費時又費工。現在是智能灌溉,節水效果非常明顯。”

今年4月,靖邊縣引進以色列水肥一體化技術,安裝上自動化滴灌田間控制器和智能墒感儀。管理人員掃描智能墒感儀上的二維碼,就能實時了解農田水分含量情況﹔操作遠程灌溉觸摸屏,設定灌溉量和灌溉時間,鋪設在田間的“豐”字形管網便可自動對准農作物根部精准灌溉。同時,還可在施肥觸摸屏上,設定氮、磷、鉀等微量元素施肥量,將肥料溶解到水中,實現水肥一體化。這套設備既節省了人力,又大大提高了水和肥料的利用率。

“過去採用傳統方式,500畝地大約需要5天時間才能灌溉完,現在使用智能滴灌技術,提前設置灌水量、水肥比、時間,隻需要24小時就能完成灌溉。”吳清亮說,“跟普通水肥一體化技術相比,使用智能滴灌技術僅需勞力兩人,畝產可增加500公斤左右。”

作為榆林市有突出貢獻的農業專家,吳清亮從事農技工作20多年。“種田也要學會算賬,節約下來的水、肥不就是增加了效益嗎?前期我們買這套設備花了120多萬元,投入較大,但是現在的效益較過去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認為很值。”吳清亮說。

據了解,作為陝北糧倉核心區的靖邊縣,全縣168萬畝耕地中三分之二都是旱地。前些年打了些水井,但代價非常大,用水成本很高。農民平時都舍不得用,隻有特別干旱時,才用來給庄稼“救命”。縣上計劃在羊羔山村的祭山梁上,建4000畝軟體集雨窖補灌技術示范區,利用窖面、設施棚面等建設2000立方米軟體集雨窖,有效積蓄雨水,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冒著霏霏細雨,記者登上祭山梁,看到已建成的6個軟體集雨窖兩個一組,整齊地排列在平坦的高地上。在集雨窖下方的1000畝大田裡,密密麻麻、一人多高的高粱綠油油地泛著光。不遠處,一架巨大的風車在“呼呼”地轉動。

“每個集雨窖容量有20立方米,收集春秋兩季雨水,然后通過太陽暴晒后用來澆灌。”縣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李寧指著高粱地說,“深井下面安裝地埋管,逐個連接到集雨窖的進水口,然后把出水口串聯起來靠坡度引流到坡下地塊。降雨季節靠集雨場進行集雨補灌,旱季靠深井抽水進行補灌,從而達到節約地下水的目的。”

雨中,羊羔山村貧困群眾李玉飛在大田裡除草。老李家26畝地都流轉給了示范區,自己也在這裡打工。“一畝地年流轉費510元,打工每個月工資4000元。”李玉飛笑呵呵地說,“過去家裡的地自己種,一畝收入也不過千把元。現在流轉給示范區,既省心、省力,又增加了我們的收入,咋不是個好事呢。”

蔣志國介紹,示范區通過合作社總共流轉約6000畝土地,涉及5個行政村1.18萬人,並優先安排像李玉飛這樣的貧困群眾在示范區打工,讓他們能穩定脫貧增收。

據悉,東坑鎮三岔渠便民服務中心6000畝集中連片旱地農業作業區,已被確定為今年全國旱作節水農業現場會觀摩區。

吳清亮說:“智能灌溉能夠全面提升農田水肥利用率,推動化肥使用量零增長,是保障糧食安全、發展現代節水農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的必由之路。”

(責編:谷妍、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