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農產品電商的“鎮域”實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 彭羽妍

2020年07月07日07:2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農產品電商的“鎮域”實驗

  農戶余學勤家的一份帶刺黃瓜、農戶葛滿枝家的一斤豆角、農戶程良杰的一份長茄子、一盒山林散養土雞蛋……這是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居民彭女士在微信小程序“爾島農業商城”下單的一份農產品套餐。菜品展示頁面不僅有記錄每樣農產品生長的視頻,甚至還有每個農戶、每片土地的基本信息和照片。

  彭女士雖然與這些老鄉素不相識,但是能夠隔著屏幕看見他們的音容笑貌和勞動的樣子,她甚至能夠記起,自己吃過誰家的黃瓜、誰家的豆角。

  每天下午5點前,在距離蜀山區270公裡的池州市東至縣泥溪鎮,農戶們會將客戶選購的產品統一送到當地農產品“鎮域倉”。這種場面讓當地人感嘆,過去農民排隊送糧食給糧站的場面又上演了。

  “鎮域倉”的工作人員對產品進行分揀、打包。第二天凌晨4點,物流統一發貨,8點前產品運抵客戶小區門口,由工作人員送貨到家。新鮮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登上”省城居民的餐桌,這場“旅行”隻需十幾個小時,這便是青年創業者、安徽爾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明心打造的“鎮域田園綜合體”項目。

  該項目以“鎮域”為單元,整合當地200多位農戶和農場及部分品牌農產品資源,通過建倉,進行產品標准化質檢、分揀、包裝和預儲存。隨后,“鎮域倉”(鄉鎮農產品中轉倉庫)與城市社區間實現點對點運輸,工作人員提供送貨上門、售后服務,形成閉環生態鏈。

  “隻要頭天晚上9點前下單,第二天早上10點前准能收到產品,這個模式正在向更多鄉鎮推廣,產品種類也在逐漸擴大。”33歲的劉明心感慨,在農業領域摸爬滾打6年多,總算摸到一條合適的發展道路,讓家鄉的生態農產品資源有了“歸宿”。

  造模具的返鄉養起了“別墅雞”

  2010年從江西一所高校畢業后,劉明心在上海一家模具廠工作,從底層工人做到了部門經理。2014年一次回鄉時,他感受到了家鄉生態環境資源的獨有價值,決心辭職返鄉。他先是流轉了200多畝土地,眾籌創立了鬆林生態種養家庭農場,養殖土雞,並種植葡萄等水果。

  “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我來自農村,對農村有感情。回家后,我挨家挨戶跑,隻要碰到做農業的就問問門道,想著能進入這一行。”劉明心回憶。

  2015年,劉明心趁著國家鼓勵發展家庭農場、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東風,擴大農場規模,養了1萬隻雞,種了15畝葡萄。但是,銷量卻上不去,雞也病死了一半。當地養殖戶質疑他:“在鄉鎮裡搞養殖,弄那麼大場面干嗎?能養出什麼名堂?”

  面對挫折,劉明心沒有放棄。他調查發現,是雞的糞便污染造成雞群死亡。那段時間,他四處取經、考察,尋找先進的養殖技術。最終引入北京一家企業的發酵床技術,用益生菌替代生長素、激素,放棄標准籠養、圈養,不求快速進入市場,而是改善雞的生活居住環境,科學提高雞的免疫力和成活率。

  然而,散養雞又會遇到蛇、老鷹、黃鼠狼等天敵。劉明心就琢磨著在放養地放上光碟,用反光驅逐老鷹,還養了鵝和狗來防黃鼠狼,放雄黃石驅蛇。“這些都是實地摸索出來的小技巧,有養殖戶來問訣竅,我全部告知,絕不保留,就是為了帶動附近年輕人一起干養殖”。

  “觸網”帶來新啟發

  2016年,劉明心開始接觸“互聯網+農業”,他嘗試過眾籌、淘寶、微商,將土雞、土雞蛋等優質農產品銷往上海、蘇州等長三角地區。

  同時,在經營農產之余,他還想點子,將泥溪鎮生態農業和鄉村旅游資源挖掘、串聯,打造建設了一部分民俗設施,將生態觀光農業、休閑養老和農家樂項目結合在一起,吸引上海、蘇州、無錫等城市居民前來體驗消費,以此提高客戶黏性,打開農產品銷路。

  依托互聯網,劉明心創新推出“共享養雞”計劃,試水“小集群大規模”養殖。他專門設立了78幢豪華“雞別墅”,每個“雞別墅”裡都有皖南純種土雞苗28隻,每隻雞有獨立住宿空間,產蛋箱、飲水器、採食桶、防野獸圍欄等措施也一應俱全,喂食時還會放不同的音樂。

  “這種模式中,客戶能隨時通過攝像頭對土雞飼養全過程進行監督,每年繳納一定的管理費用,就可以隨時收獲養殖成果。在這個過程中,城裡客戶也可以體驗養殖樂趣,實現個性化定制飼養。”劉明心說。

  同時,他發現鎮上本地涉農企業總是單打獨斗拼市場,缺少合作。為此,他到處走訪取經,吸納了省內外多家食品、養殖企業的經營策略,根據本地農戶、家庭農場、區域農產品的銷售狀況,把周邊的農業生產者進行了整合,形成戰略合作,把40多個農產品集中上架,統一宣傳吆喝,結果“供不應求”。

  讓劉明心念念不忘的是,池州市和東至縣共青團組織和相關部門也對他進行了幫扶,不僅幫忙對接資源,還推薦他參加創業輔導培訓,吸納其進入東至縣青年創業者聯合會,並成為團縣委兼職副書記。劉明心在事業初創階段,有了許多參加創業大賽、高峰論壇和外出學習的機會,創辦的農場也獲評首批“安徽省大學生返鄉創業示范基地”。

  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電商之路

  “經過學習和調研,我收獲很多,做農業,一定要拓寬眼界走出去,不能天天窩在家裡搞種植。”2017年年底,為了實現產業升級,劉明心與合伙人籌建了安徽爾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規劃實施“鎮域田園綜合體”項目。

  隨著消費升級和轉型,農產品電商企業層出不窮,但“全國採,全國賣”的路子同質化現象嚴重。在資本的推動下,有些企業連續擴張,靠犧牲價格來提高銷量和維系客群關系,有些企業過度追求線下門店的擴張,因而資金鏈斷裂。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報告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生鮮電商領域,大約有4000多家入局者,其中有88%陷入虧損。有業內專家指出,很多涉農企業、銷售生鮮產品的電商公司最后“做不通”,原因是脫離了農業生產者,不夠“接地氣”。

  “生態農業存在規模小、生產環節多、把控難等難題,因此,不能走規模化、標准化和生產操作工業化的老路,必須自己打造獨立、完整、強有力的供應鏈。”劉明心認為,生態農業更不能將攤子鋪得過大,應當將供應鏈集中在“鄉鎮”這個區域范圍內,將供給市場單位限定為城市小區,實現供給雙方的精准對接,從而探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依據他的理解,“鄉鎮”作為行政區劃中的最小單元,也是相對封閉的單元,活動半徑較小,且每個鄉鎮、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特色產品,更容易將散落在田間地頭的農業生產者聚合起來。幫助他們樹立生態農業的生產概念和質量意識,可以實現農產品優質資源的最優整合。

  劉明心和合伙人多次調研,最終將省會合肥作為落地試驗城市,以位於城市核心的蜀山區部分小區為樣本,先后設立了12個社區服務站,試點農產品進城。“我們的思路是,一個鄉鎮的農產品點對點、精准供給某幾個城市小區,以此模式為樣本進行穩步復制。”

  “為了方便用戶購買,我們自己搭建線上商城,倒逼完善物流、冷庫、倉儲等體系建設,形成完整的供應鏈,還吸納小區居民成為工作人員。”劉明心說,通過“鎮域倉”,還可以整合輻射范圍內的農戶、土地資源,有效監管農產品安全生產,“未來競爭中,誰能掌握可溯源的農產品供應鏈,誰就擁有核心優勢”。

  生態農業離不開新型農民的參與。目前,劉明心在農戶中扶持、培育種養能手,成立家庭農場,打造區域品牌,這也大大提高了貧困戶的生產積極性。該項目通過提供就業、帶動生產等形式,為當地貧困戶增收。

  其中,有一戶貧困戶王桂枝,丈夫因車禍導致下肢癱瘓,孩子需要照顧,無法外出務工。她種菜是一把好手,每天把自家菜園生產的菜品供應給劉明心的公司,每月都能增加1000多元的收入。

  “做生態農業和生鮮電商創業,不一定非要把精力花在高大上的頂層設計、產業規劃和市場框架上,也未見得要依賴過多的資本助推。”在劉明心看來,農產品電商的“鎮域”實驗的實質是——扎根農產品原產地,從田間地頭、從底層做試驗,從每一個小步驟、技術環節的完善開始,一步一步向上滾動發展,實現“小而美”的發展格局。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 實習生 彭羽妍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任志慧、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