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扶正祛邪、培土生金、給邪以出路”為中醫治療原則

——專訪陝西省新冠肺炎中醫藥救治專家組組長、省中醫醫院肺病科主任馬戰平

2020年02月13日13:09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以“扶正祛邪、培土生金、給邪以出路”為中醫治療原則

  記者:請您簡要表明中醫理論對新冠肺炎的認識和治療方法。

  馬戰平:新冠肺炎是2019年12月發自武漢的一種新型呼吸道傳染病。其發病迅速,傳播很快,傳染性極強。中醫不會有這個病的記載,這與中醫對疾病的發病、病因、病機的認知方法有關。清代大醫學家錢潢就曾說:“外邪感人,受本難知,因發知受,發則可辨”,就是“審証求因”的意思,所以中醫理論的精妙體現在:對於知道的和未知的疾病,隻要是疾病有了外在的表現(包括內在的舌脈),就可以推論出來疾病的病因、病機、病理,知道了病因、病機、病理,再結合中醫“整體觀念、辨証論治”兩大理論,就可以診治所有的我們已知或是未知的“病的人”,而沒有必要知道這種“病邪”的發生原因。

  基於這種認識,我們根據新冠肺炎病人具有的症狀——發熱,咳嗽,甚至高燒、暴喘等,再結合發病季節為大雪、冬至之后且傳染性極強的實際情況,中醫首先認為其是一種“疫”疾病。先秦時期《黃帝內經》的《素問·刺法論》中曾講:“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這告訴我們此病是個疫病,疫病就是相互傳染。明代吳又可在《溫疫論》中闡述:“疫者,感天地之癘氣也”,由於此病總以發熱為突出特點,所以應歸於中醫學上的“瘟疫”范疇。

  縱觀該病的全過程,我們發現其致病因素可以歸納為“寒、濕、熱、毒、瘀”,所以在疾病的不同時期,我們就需要圍繞這幾個方面用藥發力。總體上的治療原則應當是扶正祛邪、培土生金、給邪以出路,用藥上以“宣上、暢中、滲下”為主,同時要注意由於該疾病病位在肺,屬於上焦之疾,因此,用藥要遵循“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的原則。在以上原則的指導下,在全省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尤其是直接戰斗在抗擊新冠肺炎一線人員的大力支持下,我省的中醫藥診療方案第二版亮相,且與此后發布的國家第四、五版方案高度相似,體現了我省中醫藥專家的深厚臨床與理論功底。

  近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表示“清肺排毒湯”對治療新冠肺炎有一定效果。“清肺排毒湯”是由多個經典方劑優化組合而成,是有針對性的方劑。但對於不同的患者,在具體藥材的選擇、用量等方面,應有調整,切忌對所有病人使用完全相同的藥方。

  記者:國家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開始加入中醫藥的內容,您怎麼看?

  馬戰平:中醫藥被譽為“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國家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從第三版就開始增加了中醫藥的診治方案,這是一個明智之舉。從2003年的“非典”事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經過中醫藥治療的病人,恢復明顯較快、死亡率低,所以從國家層面上肯定中醫藥的治療方法,本身就足以說明使用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必要性。加之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有效對抗此病毒的西藥的前提下,中醫藥的治療會有力促進患者病情好轉。

  記者:我們常說中醫治未病,那麼在預防此類疾病方面,您有什麼建議?

  馬戰平:中醫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三個方面的內容。針對此次疫情,我們大家最需要注意的應該就是少出門、不聚集、勤洗手、勤通風、戴口罩,預防方面也可口服一些具有健脾益肺、生津潤燥的中藥湯劑,如我們醫院自制的中研益肺解毒湯,同時食用一些山藥、百合、銀耳、蓮藕、酥梨、荸薺和新鮮蔬菜均有益處,做到“恬淡虛無、精神內守”就會達到“病安從來”的目的。

  記者:作為陝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救治專家組組長,請你介紹一下近期的工作重點。

  馬戰平:在陝西省中醫藥管理局的領導下,我省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的工作正在穩步向前推進。由於此次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基本上為大型的西醫三甲綜合醫院,早期中醫藥治療並非主流。隨后,我省迅速組建了陝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救治專家組。專家組吸納了定點醫院具體參與救治患者的醫生,形成了網絡化的管理格局,使中醫藥的診療深入到了病人當中。目前,約有70%以上的新冠肺炎病人已經或者正在應用著中醫藥的治療。實踐証明,這樣的方法是切實可行的。(記者 王國星)

(責編:任志慧、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