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食器 鐘鳴鼎食(文物有話說)

2020年01月25日07: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青銅食器 鐘鳴鼎食(文物有話說)

中國古代青銅食器起源甚早,源遠流長,經夏商周三代而臻於隆盛。河南偃師二裡頭遺址,就曾出土一件距今3500多年的平底圓鼎。商代之后,青銅食器逐漸作為主角登上歷史舞台。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杜嶺方鼎,就是目前所見商代前期形體最大的青銅鼎。商代后期也就是殷墟時期,青銅食器開始以特定的組合方式出現,不但規模數量大幅度提升,而且面貌各異,精品迭出。尤其是大名鼎鼎的后母戊鼎(圖③),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重達832.84公斤,造型雄偉,氣勢恢宏,1939年一經發現就備受矚目,如今已成為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代表性珍藏之一。

青銅食器按其功能可以細分為烹煮器、盛食器、挹取器、切肉器等,其中烹煮盛食器種類數量最多,像鼎、簋(guǐ)、鬲(lì)、豆等都是后人耳熟能詳的門類。

烹煮器:鼎、鬲、甗

烹煮器主要有鼎、鬲、甗(yǎn)。

鼎是殷周青銅器中數量最多、地位最重要的器類,主要用來烹煮肉食。商周墓葬出土的銅鼎內往往存有牛、羊、豬、魚、雞等各種動物遺骨,考古資料也証實了鼎的確切用途。

鬲的功能和鼎相似,也是烹煮肉食的(圖①:西周戜(dié)伯鬲)。這點由東周隨葬陶鬲中發現有豚骨可推知。

甗的上半部分為甑(zèng),下半部分為鬲(也有作鼎形的),中間有箄(bǐ),箄上有孔,甑置食物,鬲盛水,下舉火煮水,以蒸汽加熱食物,作用同於現在的蒸鍋。著名的殷墟婦好墓出土的三聯甗(圖⑥),由三個甑和一個長方形案狀的鬲組成,案上有三個圈形孔灶,用來承置甑體,不僅放置穩當,而且一次能加溫蒸好三份飯,構思非常奇巧。

盛食器:簋、盨、簠、敦、豆

盛食器則主要包括簋、盨(xǔ)(圖⑦:西周魯司徒伯吳盨)、簠(fǔ)(圖④:春秋卷曲夔紋簠)、敦(duì)、豆,主要用於盛放黍稷稻粱等主食。豆還可以盛放肉醬、肉汁、醬菜等食品,相當於今天的菜盤(圖②:戰國嵌紅銅獸紋豆)。

挹取器匕、切肉器俎

挹取器指的是匕,多放置於鼎、鬲、甗等器中,主要用來取肉食、飯食。切肉器指的是俎,是切肉用的幾案,俎面上多有鏤孔,便於在切肉時擠壓出的肉汁滲流。(圖⑤:春秋王子臣俎)從功能上看,這些食器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比如鼎、俎、匕就是一套完整處理肉食的裝備,用匕將肉從鼎中取出,放置在俎上切分,用於祭祀和宴饗。

西周以降,周人重食,鼎簋等食器進而升級成為青銅禮器的核心,鼎為奇數、簋為偶數,形成“列鼎”的器用制度,即所謂“禮祭,天子九鼎,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公羊傳》桓公二年何休注),某些情況下盨、簠也可以代替簋的位置。這種青銅食器禮器化的場景,還被頻頻載入詩歌。《詩經·周頌·絲衣》雲“鼐(nài)鼎及鼒(zī),兕(sì,古代犀牛一類的獸名)觥(gōng)其觩(qiú)”,描繪的正是周王祭祀行禮時的盛況,鼐指大鼎,鼒為小鼎,“鼐鼎及鼒”的意思就是尺寸大小有等差的一套鼎。考古發現也証實了這一描述。山西曲沃北趙晉侯墓地八號墓出土有五件晉侯蘇鼎,它們造型、紋樣、銘文全部相同,僅大小尺寸呈遞減陳設,這組晉侯蘇列鼎顯然是《絲衣》這首古詩生動的注腳。

由此看來,古代中國青銅食器不僅單純作為實用器,而且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彰顯的是尊卑貴賤的社會地位,是等級身份和行為規范的標志,由此形成獨特的禮器體系,正所謂“藏禮於器”。

例如1978年陝西扶風齊村出土的簋,體量巨大,通高59厘米,口徑43厘米,腹深23厘米,重達60公斤,是存世商周青銅簋中最大的一件,而它的主人正是赫赫有名的周厲王。《詩經·小雅·伐木》雲“於(wū)粲洒埽,陳饋八簋”,說的是天子九鼎八簋,通過這一件器物,我們就可以遙想西周天子氣象是何等的恢弘磅礡。西周青銅食器高度發達,還出現了很多新的器型,如簠、盨等。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內史盨,便是年代最早的青銅盨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名器西周大盂鼎,鼎內鑄有銘文291字,其中一段銘文記載的是商人因縱酒誤國,以致亡國的史實,使我們不由聯想到商紂王“以酒為池”的惡跡,這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有關商人縱酒亡國的實物証據。

東周時期,列國諸侯紛爭不休,青銅文化呈現出鮮明的地域差異,青銅食器也不例外,顯得爭奇斗艷。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二號墓出土的七件王子午鼎是一套列鼎,器主是楚庄王之子王子午,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7.4厘米、口徑66厘米、重110.4公斤,出土時還附有一銅匕,是挹取鼎中之肉的工具。這種平底束腰形制的鼎,是東周時期楚文化的代表,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長江下游乃至廣東、廣西等南方地區,則流行一種被稱作“越式鼎”的三足細瘦外撇的銅鼎,極具地方特色。至於河北、北京一帶,則常見一種世稱“燕式豆”的銅豆,同樣別具一格。由此可見,東周時期銅豆的地位上升,常與鼎作為固定組合出現。

歷經數千年的滄桑,那些觥籌交錯的場面早已湮沒於歷史深處,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銅食器足以讓我們浮想聯翩,去回味那個鐘鳴鼎食的時代。毋庸置疑,這些承載著中華文明基因的青銅食器,早已脫離了其本身的實用意義,演變為國家政權、社稷秩序的象征,進而又演變為中華文化的象征性符號,並將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作者為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本報記者王玨整理。圖片由國家博物館提供)

版式設計:沈亦伶

(責編:左瑞、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