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更重在“理”

本報評論員張炳劍

2020年01月20日08:19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基層治理,更重在“理”

“民事民評、民事民議、民事民辦”無疑是善治的一種體現,也是實現基層治理走向現代化的基礎。

基層治理,更重在“理”

據浙江新聞客戶端報道,杭州老舊多層小區加裝電梯工作又有了新進展。杭州藍天城市花園7幢2單元的加裝電梯正式交付使用,解決了這幢樓裡老人們的出行煩惱。在春節將臨之際,這無疑是一條暖心的消息。

這部加裝的電梯有一個創新之處,實現了一台電梯服務兩個單元樓。據了解,兩個單元樓就一牆之隔,因此電梯井道打上去,通過連廊與房屋連接,通過加固原有單元的圈梁,既安全又美觀。

這一創新,源於該小區所屬街道閘弄口街道調解民意的創新機制。

雖然很多人對加裝電梯幾乎都持歡迎態度,但一涉及自身利益,問題往往會變得比較復雜,比如如何讓一樓和二樓的住戶同意,又如何讓頂樓住戶對加裝電梯的效果放心。若此類矛盾無法得到有效調解,會導致加裝進度被耽誤,這樣的新聞常有報道。因此,在推進加裝電梯過程中,閘弄口街道開設了“鄰裡坊”,建立了一套協商機制,每月定時召開會議,對各個環節遇到的問題和分歧進行充分溝通。

比如,為了讓居民更好地了解加裝電梯的流程,幫助他們解惑答疑,社區黨委邀請業主參與鄰裡坊會議,召開業主碰頭協商會,明確責任,尤其是協助居民做好溝通協調工作,解決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將問題抽絲剝繭,將矛盾逐一化解。

這樣做的好處是明顯的,居民在項目推進中享有了充分的知情權、決策權。所有矛盾都擺在了台面上,大家共同商量、共同解決,以求達到最大公約數。街道將決策的舞台還給了居民,隻在中間起到溝通、協同的作用,這種“局外人”的身份反倒有利於工作的開展。

閘弄口街道還積極發揮坊長、坊員“熟人效應”,引導、動員居民“有事兒找坊裡、沒事兒來坐坐”,生動演繹了“遠親不如近鄰”,從情感上照顧到大家的需求,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和理解。

“街道搭台,居民唱戲”的做法,不僅有效解決了居民意見難以統一的問題,也充分調動了居民的能動性,讓他們主動關心自身的利益,共同為加裝電梯群策群力,從而形成一種良性的協商機制,有利於項目開展。

由此看出,基層治理,重在治而更在理。基層部門要始終堅持群眾的主體地位,理出一條能讓群眾暢通參與矛盾協商的機制,積極引導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民事民評、民事民議、民事民辦”無疑是善治的一種體現,也是實現基層治理走向現代化的基礎。閘弄口街道的經驗十分寶貴,值得認真總結、推廣。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