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路生梅在家中為病人聽診。 本報記者 龔仕建攝 核心閱讀 1968年,24歲的路生梅服從分配,從北京來到陝西佳縣,成為當地第一名科班出身的兒科醫生。面對艱苦的生活條件,路生梅揪心的卻是當…
前不久,陝西省咸陽市三原縣人民法院西陽法庭法官張敏在調解一起鄰裡糾紛時,引用“六尺巷”的故事勸說雙方息事寧人、達成和解。 當事人王某與韓某是幾十年的鄰居,因翻蓋房屋,二人發生爭執,韓某一怒之下將王…
延河水畔,層林如染﹔延安寶塔,巍然挺立。 “幾回回夢裡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延安,中國革命的聖地,共產黨人的紅色燈塔。 每當想起戰火紛飛的歲月,96歲的劉珍老人就哼上幾段陝北民歌。她說:“…
每次來到楊家嶺革命舊址,我總能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和游客,或是進行黨性教育,或是參加紅色旅游,總能聽到不同口音的人們講述先輩的革命精神和自己的人生故事。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戰迎來黎明曙光…
冬日的陽光洒在彩窗上,寬敞明亮的教堂內,主席台正中懸挂著鮮艷的中國共產黨黨旗,台下一排排簡朴的會議座椅整齊擺放,庄嚴而又寧靜。 這座教堂位於延安橋兒溝革命舊址。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的第一所培養抗日…
冬日的延安,楊家嶺革命舊址遠山蒼翠,鬆柏挺立。 走進舊址,第一眼望見的就是中央大禮堂。青磚灰瓦,古朴大氣,藍天綠樹間,一面紅旗在禮堂頂端迎風飄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具有重大歷…
圖①:西安事變史實陳列室內場景。 本報記者 龔仕建攝 圖②:兵諫亭。 人民網記者 吳 超攝 圖③:西安事變后,當時國內報紙的報道。 本報記者 張丹華攝 圖④:1936年12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