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通援引日本媒體消息,位於山梨縣富士吉田市的富士急HighLand游樂場將推出“最恐怖戰栗迷宮”試膽屋——黑暗病棟,開放時間為本月的26日至11月的10日。 據悉,這次富士急推出的“最恐怖戰栗迷宮”位於完全封閉的黑暗醫院中,室內沒有一絲日光,氣氛陰森至極。同時此次恐怖迷宮還將聯合即將於11月9日上映的日本恐怖電影《RoomMate》,將電影中令人毛骨悚然的場景真實的還原於現實之中。
萬聖夜(英語:Halloween,意為“萬聖節(諸聖節)的前夜”),中文常直接稱為萬聖節,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撒克遜人后裔雲集的美國、不列顛群島、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西蘭等西方國家。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榶果。萬聖節通常與靈異的事物聯系起來。歐洲傳統上認為萬聖夜是鬼怪世界最接近人間的時間,這傳說與東亞的中元節與盂蘭節以及日本的百鬼夜行類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阿諾卡(Anoka)號稱是“世界萬聖夜之都”,每年都舉行大型的巡游慶祝。
與聖誕節和復活節一樣,萬聖節和萬聖夜都是來自於天主教對其它宗教的節日的吸收、改造和重新詮釋。萬聖夜起源於不列顛凱爾特人的傳統節日,在10月的最后一天,他們相信這是夏天的終結,冬天的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重要標志,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被稱為“死人之日”,或者“鬼節”。這一天各種惡鬼出沒,死去人們的靈魂也會離開身體,在世間游走,這一天的晚上也就格外危險。
如今萬聖節的意義逐變得含有喜慶的意味。因此現在象征萬聖節的妖怪及圖畫,都變成了可愛又古靈精怪的模樣,如番瓜妖怪、巫婆等。喜愛發揮創意的美國人,在這一天則極盡所能的將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樣,讓鬼節變得趣味多了。
不給糖就搗亂:萬聖節的一個有趣內容是“Trick or treat”,在這一天,信徒們跋涉於僻壤鄉間,挨村挨戶乞討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靈魂之餅”。據說捐贈糕餅的人家都相信教會僧人的祈禱,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護,讓死去的親人早日進入天堂。這種挨家乞討的傳統傳至當今竟演變成了孩子們提著南瓜燈籠挨家討糖吃的游戲。
節日巡游:據說紀,當時居住於愛爾蘭的凱爾特人將這天定為夏末,亦象征一年的結束,他們相信在新舊歲次交替的前夕,所有時空的規律也會暫時停頓,靈界大門在這晚會打開,令所有鬼魂趁機游走於人間,到處找尋適合的替身,藉此得以重生的機會。所以,凱爾特人為怕成為鬼魂的目標,便於當晚熄滅家中爐火,裝成沒有人在家,同時,戴上猙獰可怕的面具,並打扮成鬼怪模樣一起走到街上巡游,營造喧嘩吵鬧的氣氛,以驅趕那些游魂野鬼。
南瓜燈:南瓜是萬聖節的代表,在腦袋上套個南瓜吧,記得留幾個洞。
幽靈:幽靈的傳說遍及全世界,鬼怪的節日自然也少不了它的出現。
僵尸:一臉煞白或是滿面挂彩,僵尸的形象隨你想象。
吸血鬼:優雅、高貴而又冷酷的血族歷來都是神秘午夜故事中的常客。
巫婆:黑貓、掃把、魔法帽……法力無邊,但要當心臉上的皺紋哦。
科學怪人:科幻史上的經典科學怪人,如今也經常現身於萬聖節中。
狼人:有時是吸血鬼的死敵,有時又傳播恐怖和瘟疫。
魔鬼:我能夠滿足你的願望,凡人,但是你要把靈魂抵押給我。
木乃伊:化妝好了是木乃伊,COS不善就是重病號。
無頭騎士:愛爾蘭民間傳說中的鬼怪,萬聖節不可缺少的角色。
怪異“美食”借機走紅:血肉碎“靈台”糕點、顏色紅白相間的“鮮血釀腦漿”飲品、深海幽靈意粉、十字墓碑慕斯蛋糕……位於正佳廣場內的一家咖啡店目前開賣一系列聽著名字就讓人毛骨悚然的食物和飲料,並冠名曰“骷髏之吻主題美食”。“誓死要嚇傻小伙伴!”則成為其宣傳噱頭。 記者在位於保利中環廣場首層的某酒吧看到,該酒吧推出的節日“特飲”——腦溢血頗為走俏。店員透露,這款“特飲”加入了椰汁、三花奶、朗姆酒、伏特加、君度酒、紅糖水調配而成,不僅味道獨特,帶著淡淡椰奶香,並且造型怪異搶眼。“杯子的最上方是三花奶,而各種配料在杯內糾纏,仿佛一團化不開的腦漿。再加上紅糖水的色澤,有點逼真的效果。”……【詳細】
在香港海洋公園的各大餐廳裡,各式奇特的萬聖節套餐紛紛亮相。和往年不同,菜名嚇人程度減弱,倒多了幾分可愛。“驚驚南瓜湯”、“靚靚美人魚”、“南瓜鬼靈精”等等,目的並未讓你嚇得魂飛魄散,而是營造一個有趣而活潑的氣場。當然,故事不僅僅通過菜名來訴說,擺盤和餐桌,餐廳從裡到外的布置,也足以令感官上的刺激來得更為強烈……【詳細】
13號星期五(1980年):1958年,水晶湖營地發生一起兩人死亡的命案,而這只是陸續發生在水晶湖旁的一系列凶案和怪事之一,多年以來,附近居民視營地為不祥之地,有意無意敬而遠之。水晶湖營地的老板史蒂夫為重整營地,雇佣六名輔導員一起將營地翻新,愛麗絲、杰克等六人性格活躍,不時用惡作劇緩解無聊的營地生活。另一方面,廚師安妮奔赴營地而來,卻在臨近村落受到了“瘋子”勞夫的警告,結果安妮未到營地,便被害死在路上。水晶湖營地的怪事頻現,蛇和勞夫先后拜訪輔導員們,為當地的傳言更增添了注腳。當夜大雨傾盆,各行其是的輔導員們先后被殺害,而凶手,就潛藏在他們的周圍。
月光光心慌慌(1978年):十五年前的萬聖節,哈登菲爾德鎮的六歲男孩邁克爾用一把菜刀殺死了他的姐姐,當人們發現他時,他正雙手血淋淋的呆望著天空,無論怎樣問話,他保持著那個姿勢一動也不動。於是,邁克爾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在那裡,醫生費盡了心思,用盡了各種方法,邁克爾還是呆望天空一動也不動。直到1978年的12月30日,邁克爾似乎聽到了某種召喚,偷了精神病院的鑰匙,獨自偷走回到了家鄉哈登菲爾德。一場新的殺戮即將開始……
猛鬼街(1984年):南茜·湯普森是住在榆樹街上的一個年輕女孩。一日,她的夢中出現了一個臉上有刀疤、手指如剃刀的怪人,從此,她夜夜受到這個惡夢的折磨。怪異的是,榆樹街上所有的小孩,竟然都夢到相同的惡夢!不久后,南茜的朋友們一一死去,而且死相奇慘。她這才了解,她必須保持清醒,才有生存下去的機會。經過南茜的調查后,她發現這名夢中殺手就是榆樹街上赫赫有名的中產階級男子弗萊迪,多年前,他因為殘殺孩童且逃脫追捕,而被憤怒的父母活活給燒死,事隔多年后,弗萊迪以鬼魂的身份回來了!他可以隨意進入孩子們的夢中,並以極端殘忍的方式殺害他們,以示報仇。如今,唯一能阻止這場惡夢的人,就隻剩下南茜了。如果她失敗了,那麼沒有人可以活得下去……
如今萬聖節已不僅僅是個歐洲的傳統鬼節,而逐漸褪去神秘鬼魅的外衣演變為一個全球共享的歡樂節日。那些人們印象中的恐怖鬼怪的形象也似乎變得不那麼可怕,而增添了一絲頑皮的形象,cosplay、“百鬼”游街都是人們向鬼怪們致敬的盛大表演。
與此同時,商家也紛紛推出千奇百怪的萬聖節美食、詭異的玩具道具等,滿足了所有人的好奇欲和玩樂心。那就讓我們拿起南瓜燈去“暗黑森林”裡探險吧!